跨境电商再迎利好。在昨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商务部将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增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作为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中极具竞争力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国跨境电商已异军突起。而国内多地跨境电商发展也普遍从最初的试水“牵手”,步入到发展“热恋期”。随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的逐渐打开,政策春风的频频助力,中国跨境电商产业或将驶入全新阶段。
三大因素驱动增长,
产业红利逐渐释放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已迅速成长起来,并占领了对外贸易的“风口”。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已达2.7万亿元。并呈现逐年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突破5万亿元。到了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至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63%。2018年底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9.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预测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并预测在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增长至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
跨境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三个层面。
首先,跨境物流、跨境支付和跨境通关等产业配套的成熟奠定了行业发展的基石。特别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全球性物流网络的构建交易规模日益扩大,使得跨境电商正成长为推动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其次,作为新兴业态,跨境电商在政策的扶持下得以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商贸交流。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六年来,中国同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合作格局基本形成。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成功落地,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800亿美元。另外,进博会的举行推动了跨境电商和国际品牌加强互利共赢。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表决通过,也为跨境电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再次,国内顾客消费升级,对跨境商品的诉求增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中产阶层得到快速发展,“品质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观,并影响到了各行各业。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将达到1.49亿人。
产业快速发展痛点犹存,
线下重要性凸显
应该说,我国口跨境电商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四个阶段,从个人代购起步,到专业代购体系建立,到海淘业务发展,再到2014年以来各种利好政策的出台,互联网巨头利用流量优势开始切入这一市场。
今年9月,阿里以20亿美元全资收购网易旗下跨境电商平台考拉。头部平台的整合带来的竞争优势为其他企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也使各平台开始加速在该领域的布局,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仍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行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也包括电商纠纷等问题。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电子商务案件审判白皮书》显示,2018年跨境电商纠纷已成为电子商务案件新的增长点。
据了解,2019年第一季度,洋码头海外买手代购被指“假货”事件、天猫遭投诉销售“过期香水”、小红书被曝“种草笔记”作假等一系列的纠纷案件进一步暴露了跨境电商平台线上经营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诸如消费者购买时因无法体验商品而对商品品质不信任、售后服务环节不够完善、平台与用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较多海淘用户认为物流服务、商品定价需要改善。此外,跨境电商线上平台由于其不能直接触达消费者,正品保障、售后服务的把控,也是受访用户主要诟病的问题。
而这一切都凸显了跨境电商线下实体店重要性。
线下店发展空间巨大,
新零售或将引爆
从上述来看,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最大痛点在于商品正品保障。而从现状来看,目前跨境电商在线下发展的覆盖率较低,除了网易考拉之前在线下布局的“线下快闪店”“海淘爆品店”“线下旗舰店”和“线下全球工厂店”等,其他平台的线下实体店仍较少。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受访中国网民中有约四成表示没有听说过跨境电商线下门店,另外四成表示听说过但没有去过。而在线下门店优势感知调查中,受访网民认为,线下门店相比线上平台,主要的优势在于增强了购买进口商品的体验感。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线下购买高单价进口商品,正品保证仍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再加上“线上产品+线下场景”一直是未来新零售的主流趋势。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对于跨境电商行业而言,线上线下结合是必然趋势。由于跨境电商用户消费关注重点聚焦于商品质量,相较从跨境电商平台上去了解相关信息,线下体验的背书作用更加明显,通过线下门店引流,再从线上平台转化和服务,将成为行业发展方向。而跨境电商双线结合的发展趋势,与新零售的理念相契合,未来新零售浪潮有望在跨境电商领域引爆。
随着未来跨境电商线上线下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用户良好的购物体检必将推动产业迎来快速增长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