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用户名

请输入用户名

* Error message here!

* Error message here!

* Error message here!

* Error message here!

* Error message here!

* Error message here!

地方特色

characteristic


紫来桥

:2024-04-19
紫来桥:原名桐溪桥,曾名子来桥,良弼桥,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市区龙眠河上。桥东西走向,东接东大街,西抵紫来街。全长48米,宽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用麻条石垒成。桥西头第一孔用麻石砌拱券,其它四孔用巨型长方条石铺砌,呈方形。桥的迎水面设尖形分水墩,今西头第一垛分水墩不存。桥面中间有一道较深的古辙道痕迹,印证着老桥的古朴与沧桑。历史上紫来桥曾几度被毁。好在当地民风淳朴,每次紫来桥被毁之后,总有乡贤捐资重修。
      最早建石桥的捐助人叫方德益,是后来桐城派名人方苞(日后另行撰文介绍)的祖先。紫来桥是取“紫气东来”之意。清初桥基渐圯,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邬汝楫复修,延邑人、内阁中书陈焯作《桐城县重造东门桥记》勒石立碑(今不存)。
康熙四年(1665年),改建木桥,七年(1668年)知县胡必选加以修葺,构造坚实,往来称便,一度更名为“子来桥”。时人韩胪有诗云:“朱栏照水赤,白石凌波苍。履桥若平地,车驱骑连行。”纪其盛况。
     乾隆初,毁于洪,大学士张廷玉,捐金数万,重建石桥,两岸俱有桥亭。邑人德之,更名为“良弼桥”,取清世宗皇帝赐书匾额“调梅良弼”之意。邑生姚兴泉词云:“桐城好,桥跨大河滨,捐俸经营赖良弼,筑堤防御有恭人,七省是通津”。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嬉子湖